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‘四个自信’的孩子”重要指示,深入推进市委市政府“教育强市”战略、聚力解决“县中振兴基础牢不牢”问题,5月16日上午,市教育局举办“把学校办好·把孩子教好——‘学在淮安’大家说”初中专场活动(总第5期)。市委教育工委书记、市教育局局长陈俊祥出席并讲话,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士东主持活动。
活动指出,本次“‘学在淮安’大家说”活动,重点聚焦各地各校在办学治校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,从“学校、校长、教师、学生”四个维度,探讨相关问题,集众人之智、寻破题良策,着力答好“教育三问”,统筹谋划、综合施策,补齐初中教育发展短板,夯实初中教育质量基础。
活动强调,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。在基础教育进入“优质均衡”攻坚期的重要历史节点,如何担负起推进公平、提升质量的双重使命,对每个教育人都是一场重大考验。要坚持政治家办学,答好“学校三问”。学校书记校长要深入思考“为什么要办学校?”,深刻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、人民属性、战略属性,牢记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初心使命。围绕“我们到底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?”,凝练办学理念,确立办学愿景和办学定位,理清今后一个时期3-5年办学规划和发展路径。围绕“办好学校有哪些可以动员的资源?”,立足本地实际、强化组织功能、务求特色发展,努力塑造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要坚持教育家治校,答好“校长三问”。学校书记校长要经常检视追问“自己学校在全国、全省、全市、全县(区)学校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?”,树立“对标赶超”思想。对标名校学理念,对标强校学管理,对标标杆学方法,不断提升自身办学治校能力水平。思考“同类型学校的好校长都在干什么?”,跳出区域限制,在更大范围内树立标杆。对照同类型标杆学校的好校长特质,反思“我们与‘好校长’的差距究竟在哪里?”,坚持从“对党的教育事业忠诚度、工作负荷度、岗位胜任度、团队融合度、履职廉洁度”五个维度,找差距、促提升。要坚持“大先生”教学生,答好“教师培养三问”。学校书记校长要深入思考“我们的学校有多少具有教育家潜质的好老师?”,善于通过课堂教学观察、学生成长追踪、家长满意度测评等,绘制教师“三维画像”,精准识别“可堪大用、能担重任”的种子选手。围绕“怎样培养更多有大材大料的好老师?”,将“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”等教育家精神内核融入学校管理制度设计,打造引进、培养、激励等“阶梯式培养链”。围绕“如何科学构建体现优教优酬、优绩优酬的教师评价体系?”,深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,促进优秀教师竞相涌现。要聚焦“四个自信”,答好“学生培养三问”。学校书记校长要深入思考“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?”,坚持“成人—成才—成器”培养梯度,改进思政教育模式,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“四个自信”的孩子。围绕“如何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分类培养?”,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、兴趣特长、学习能力、家庭情况等,做到因材施教、精准育人,促进每个孩子都能在“最近发展区”内获得“最大化发展”。围绕“如何更有成效地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?”,深入推进“三进三提三知”工作法,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,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安全、健康、快乐成长。
活动要求全市初中书记校长要增强问题意识,既立足长远,又关注当下,发扬探索精神,通过一起追问、一起叩问、一起考问,乃至对教育主管部门的大胆责问,共同推动将“问题清单”转化为“县中振兴”的成果清单、学生家长的“幸福账单”,形成更多推动解决“县中振兴基础牢不牢”问题的创新举措,努力呈现“把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”的淮安教育生动实践和“一年更比一年好”美丽图景。
活动中,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、淮安市翔宇中学、淮安市仇桥初级中学、淮安市城北开明中学、淮安市朱坝中学、涟水县第四中学、盱眙县维桥中学、金湖县实验初中、淮安市徐杨中学、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第二开明中学等10所初中的书记(校长),围绕“我是如何办好学校的”主题作交流发言。
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、校长张勇以“让每一颗星闪耀自己的光芒”为题,从“寻找精神基石、筑牢学生立场、守护精神家园、擘画未来蓝图”四个方面,分享了自己的办学实践和思考。
淮安市翔宇中学党支部书记沈耀以“启智润心育桃李、弘道追求谱新篇”为题,从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坚持安全工作警钟长鸣、坚持素质教育五育并举、坚持润心行动多措兼施”四个角度,展示了学校不断创新育人机制的努力。
淮安市仇桥初级中学校长张宝龙以“赓续传承守正创新”为题,从“团队锻造、课堂改革、课程创新、文化浸润”四个方面,分享了乡村教育特色办学的具体实践。
淮安市城北开明中学校长汪丛蓉以“让教育在联结中生长”为题,针对传统课堂遭遇的现实困境,分享了以变革思维寻求“北开密码”、构建全员伙伴制教育新生态的经验做法。
淮安市朱坝中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魏勤以“直面生源困境、践行修德砺能”为题,从“直面生源困境、重构育人生态、感悟静待花开”三个层面,阐述了学校扎根乡村教育,培育明德尚礼之人的教育实践与思考。
涟水县第四中学校长周舟以“育见未来:解码‘真生长’的县域教育实践样本”为题,用“三个追问”破局开路,分享了学校“破壁·文化赋能、重构·课程再造、突围·实践育人、立新·评价赋能”四步战略。
盱眙县维桥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郭信兵以“扎根乡土破困境、夹缝之中谋生存”为题,直面乡镇初中办学的“三重难题”,展示了学校以“四精策略” 探索破局,努力建设 “小而美”乡镇初中的具体做法。
金湖县实验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邹平以“深耕‘好人’教育沃土、共育全面发展新苗”为题,围绕“好人教育”这一核心,介绍了学校在德育实践中的破局思考和具体实践。
淮安市徐杨中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梁茂军以“三位一体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”为题,从“学生成长健主体、教师发展强主导、评价改革激活力”三个方面,展示了学校的“和爱”办学理念和实践成效。
淮安生态文旅区第二开明中学党总支书记、校长万伯宏以“以真润心、以文化人”为题,从“党建引领、研修赋能、文化育人、课程多元”等方面,介绍了学校“润真教育”的实践探索。
活动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家长代表和教育专家等担任评委,采用评委打分和参会人员投票计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议。淮安区教体局副局长高云海,淮阴中学新城校区党委书记、校长周长虹两位教育专家进行了现场点评。各县(区)分管局长、中教科长和全市各初中学校书记(校长)参加了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