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要闻
您所在的位置: 淮安市教育局 教育新闻 教育要闻
江苏省淮阴中学建校120周年发展大会举行
时间:2022-11-07  来源:淮安市教育局  作者:

        11月6日上午,江苏省淮阴中学建校120周年发展大会举行。

微信图片_20221107093224.jpg

        校友代表、全国政协原秘书长朱训,校友代表、安徽省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丁向群发来贺信。

微信图片_20221107093228.png微信图片_20221107093230.png

        校友代表、湖北省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许正中视频致辞。大学代表、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视频致辞。

        市委书记陈之常,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陆岳新出席活动并致辞。市领导戚寿余、赵洪权,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刚等领导、嘉宾出席活动。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、秘书长李森主持。

        江苏省淮阴中学成立于1902年,从江北大学堂一路走来,兴学育才、修身报国的责任使命薪火相传。首届校友、爱国教育家李更生先生倡导的“竖起脊梁担事”精神,经几代人的传承与坚守,形成了淮阴中学独特的“担当教育”文化体系,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,书写了与时代同步伐的教育华章,实现了特色发展、内涵发展和高品质发展。

微信图片_20221107093240.png

        陈之常说,精神品格是一座学校独特气质的内核所在。淮阴中学首届毕业生、著名爱国教育家李更生先生倡导的“竖起脊梁担事”,就是淮阴中学在两个甲子潮涌变迁中积淀形成、坚守不改的精神,也应当是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需要不断擦亮的品格。

        120年砥砺奋进,淮中始终与城市发展共命运;迈向新时代新征程,更应在追逐中心城市复兴梦想中“竖起脊梁担事”。希望淮中时刻铭记“淮字头”的深刻烙印,自觉在城市复兴梦想的场景中谋划学校发展,朝着“质量全国一流、具有国际视野、追求卓越教育”的目标追求勇毅前行,为全市打响“学在淮安”品牌、建设长三角北部教育高地展示担当作为,更好促进淮安中心城市能级提升。

        120年春华秋实,淮中始终居淮安教育之高峰;迈向新时代新征程,更应在引领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中“竖起脊梁担事”。希望淮中充分发挥“领头羊”的关键作用,在进一步创新教育理念、加强教学管理、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,坚持以“高峰”带“高原”,在优化资源布局、输出办学经验、帮助师资培养上多思考、下功夫,促进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、整体性提升,不断满足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盼。

        120年桃李芬芳,淮中始终为家国建设育英才;迈向新时代新征程,更应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“竖起脊梁担事”。希望淮中聚力彰显“奠基石”重要功能,一方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教育广大学子坚定不移听党话、跟党走,精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;另一方面着眼打造人才早期孵化器,积极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、培塑科学精神、提升创新能力,既更好地为祖国强盛添砖加瓦,也更多地为淮安发展贡献力量。

        市委、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淮中发展,为淮阴中学“竖起脊梁担事”创造良好环境。

        陈之常希望淮中广大教师不忘从教初心,以高尚师德、鲜明人格、广博学识,教育和帮助学生点亮梦想之灯、照亮前行之路;希望淮中广大学子不忘入校志气,像周总理那样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,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;希望淮中广大校友不忘离淮乡愁,常回淮安走一走、看一看,听乡音、叙乡情,多为家乡发展建真言、出实招、引项目、聚资源,为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更多动力。

微信图片_20221107093244.jpg

        陆岳新说,回顾淮阴中学的奋进历程,始终贯穿着一条改革创新与传承坚守的主线。当前,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追求,希望淮阴中学以建校120周年为新的起点,以“更加注重以德为先,更加注重全面发展,更加注重面向人人,更加注重终身学习,更加注重因材施教,更加注重知行合一,更加注重融合发展,更加注重共建共享”为原则,继续全面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,在教育理念、教育手段与管理方法上充分发挥示范作用,为我省的基础教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,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栋梁之才。

        中学代表、江苏省扬州中学校长薛义荣,校友代表马步洋分别致辞。

        11月5日下午,作为淮阴中学建校120周年发展大会的重要暖场活动,第三届淮中科创论坛如期举行,精准契合我市产业主攻方向,举办绿色食品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型装备制造、新材料及应用等产业发展论坛。大家带着“淮中人”“淮安人”的情怀而来,分享产业前沿信息,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,与家乡同心同行、携手并进,共同点亮城市复兴梦想。

        连日来,淮阴中学还举行了“百廿华章 竖起脊梁”校庆报告会、书画笔会、书画篆刻展览、校庆征文、校友访谈报道、科技文化艺术节、校庆志愿者招募及培训等系列庆祝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