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涟水县教育体育系统紧紧围绕“重塑教育新辉煌”目标,聚焦高质量发展,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,不断优化资源配置、推进内涵发展、打造教师队伍、强化教育治理,教育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,教育满意度、美誉度持续攀升。
资源优化助发展。涟苑幼儿园项目土建工程完工,荣马幼儿园正在进行内部装修,开发区实验学校项目正在粉刷墙体、采购内部装备……据涟水县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全县正在积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努力提高教育均衡度。目前,正在推进的项目还有义兴中学和麻垛中学宿舍楼建设、涟水中专新校区建设、第一中学滨河校区改造、第一中学及金城高中班级扩容等,这些项目都在有序推进。和华东师范大学初步达成举办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意向,选址工作正在进行。同时,实施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,推进装备水平提升和智慧校园建设进程,提升“三通两平台”覆盖率,努力实现“校校通”“班班通”达100%、“人人通”达90%以上。
内涵发展提质量。同唱生日祝福歌、共享美味生日蛋糕、高举拳头庄严宣誓……6月11日,涟水县幸福里实验小学举行“感恩幸福、快乐成长”十岁成长仪式。丰富多彩的活动,让该校600余名三年级学生,进一步学会了感恩,懂得了分享,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和对未来的责任。
涟水县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,全系统一直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,深入实施“广德育”工程,广大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。除幸福里实验小学举行的十岁成长仪式外,淮阴中学滨河高级中学的十八岁成人仪式和滨河淮外、淮文外国语学校、第四中学等学校的青春仪式也开展得有声有色。
围绕教学质量提升,涟水县教育体育局做了不少文章:把教学成果、教学质量作为考核学校、校长、教师的主要依据,构建末位淘汰机制;推进教研创新,组织教师认真研究“怎么教和怎么学”问题;加强农村中小学监管和校际联盟体建设,实现以强带弱、以优扶差;细化教学过程管理,向课堂要效益;提高作业质量,保证作业的有效性……
队伍建设强根本。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。筑牢师德之魂、夯实专业之本,此项工作,涟水县教育体育局一直坚持抓实、抓好。
据了解,该局组建了师德典范宣讲团,深入学校开展“立师德、树师风、铸师魂”师德宣讲活动,树师德典范,扬师德美名,传教育正能量。出台了《涟水县教师发展中心兼职研训员选聘管理办法》,为中小学各学科新选聘的100余名兼职研训员立规矩、压担子。加强课题研究,在教师队伍中大兴科研之风。在淮安市教学科学“十三五规划”2020年度课题评审中,获评3个省重点课题、13个市级重点课题。
在因疫情延迟开学、学生居家学习期间,该局还组织教师进行线上教学,老师化身“网络主播”,授课、答疑,师生互动,教学效果较好。组织参加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专题培训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知识网络竞赛,教师参加人数、合格率都领先同类县(区)。组建6个名师工作室,举行教师基本功大赛,开展优课评选、送教下乡、联盟体互动等活动,多渠道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,助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。
教育治理促规范。涟水县教育体育局积极举好“党建旗”,夯实教育发展基础。印发了《中共涟水县委教育工委2020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》,召开了2020年全县教育体育系统党风廉政会议、警示教育大会,开展“涟6条”承诺活动和“我抓了什么我做了什么•五聚焦五带头”专项行动,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不断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
该局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的政策规定,全面实行“阳光招生”“公民同招”。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力度,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,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有序发展,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。
该局还印发了《涟水县教育体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监管责任清单》《涟水县教育体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安全工作“一岗双责”工作职责》,建立健全局领导班子——科室——联系校三级安全监管体系,确保压力层层传递、责任级级压实、监管处处到位,同时落实每月督查、汇报、整改机制,努力让安全管理不留“死角”。今年以来,该系统发现电力安全隐患126条,已基本整改到位;发现38所供餐学校存在问题隐患49条,已全部整改到位。
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,我们一直在努力。涟水县教育体育局负责人表示,下一阶段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,抓住重点,突破难点,砥砺奋进,创新实干,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,早日重塑涟水教育新辉煌。 (魏志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