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心聚力抓落实 实干笃行谱新篇
淮安区教育体育局局长 蒋雪峰
全市教育大会的胜利召开,为新征程上淮安教育高质量发展擘画了蓝图、指明了航向、提振了信心。市委史书记的讲话站位高远、思想深邃、内涵丰富;省教育厅江厅长的要求把脉精准、指导有力、期望殷切,令我们倍感振奋、深受鼓舞,更觉责任重大。我们将以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,凝心聚力推动淮安区教育高质量发展。一是深学细悟,把握精神实质。深刻领会“抓教育就是抓发展、谋教育就是谋未来”的战略意义,全面落实教育强市建设的系统部署,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要求上来。二是对标对表,优化发展路径。紧扣“五个把牢”要求,发挥淮安区红色资源优势,放大思政教育成效,健全特色育人体系,努力培养时代新人。聚力县中振兴发展,深化初高中贯通培养,推动办学质效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,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由均衡配置向聚焦发力转变,推动教科研由拼时间体力向拼内功智育转变,引领基础教育整体提升。三是实干担当,务求发展实效。以《淮安教育强市建设规划纲要》和《三年行动方案》为牵引,持续优化资源布局、深化教育改革、强化名师培育、推进产教融合,着力破解城乡均衡、内涵发展等难题,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淮安区力量。
深学笃行铸荷乡师魂
立德树人谱兴教新篇
金湖县教育体育局局长 王大春
全市教育大会擘画了淮安教育发展新蓝图。市委史书记“以高质量教育厚植幸福平安底色、支撑高质量跨越发展”的论断,是对“学在淮安”品牌内核的深化与赋能,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的重托。金湖教体系统深感使命在肩,奋楫争先,将聚焦三个关键抓手,推动大会精神在金湖深耕厚植。一是锚定立德树人根本,深耕“四个自信”沃土。 以培育深具“四个自信”的时代新人为核心使命,深化“五育融合”实践。精心打造“荷都少年”德育品牌,厚植青少年理想信念根基,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二是聚焦县中振兴龙头,筑牢优质均衡发展基石。紧扣“一年更比一年好、出口质量优于入口基础”目标,以振兴县中为核心引擎,牵引学前教育普惠优质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提质跃升。创新推行“0+6”模式、“金锋科学院”等特色举措,补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短板。 三是强化服务发展担当,激活教育赋能县域动能。主动躬身融入全市发展大局,精准对接地方产业升级图谱,推动职业教育与先进制造、现代农业、商贸文旅等重点领域协同共振;支持两所高中及职业中专深化校地、校企合作,精准输送支撑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复合型人才,筑牢县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“硬支撑”,为全市彰显“象征意义”贡献更具辨识度的金湖智慧与金湖力量!
以“五个聚集”赋能教育强市建设
涟水县教育体育局局长 汤胜国
全市教育大会的召开,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。市委史书记的讲话精神与江厅长的工作要求,为我们凝聚了奋进力量。涟水县教体局将锚定“教育强市”目标,以“五个聚焦”推动大会精神落地生根。一是聚焦立德树人,围绕“四个自信”实现“育新人”。深化思政课改革,融合涟水红色资源,推动思政教育常态化,将“四个自信”融入教育全过程,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二是聚焦县中振兴,矢志跨越赶超力争“走前列”。实施初高贯通培养,瞄准强基计划、农村专项等路径,打造艺体、小语种特色品牌,办好普职融通试点,确保实现“一年更比一年好”的跨越目标。三是聚焦发展大局,锚定需求导向当好“服务员”。深化职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对接我县产业布局,推进校企“订单式”培养,以教育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四是聚焦改革创新,突破瓶颈制约激发“新动能”。推进教育评价改革,深化集团化办学,强化数字赋能与AI教学应用,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,切实满足群众“上好学”的期盼。五是聚焦队伍建设,着力德能并举培育“教育家”。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,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,深化“涟尚名师”培育工程,分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,打造德能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。
深学 细悟 笃行
为淮安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淮中力量
江苏省淮阴中学党委书记 朱留明
在深入学习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后,我深受鼓舞、倍感振奋。大会为淮安的教育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,淮阴中学将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使命,以更高标准聚焦内涵建设,进一步强化价值引领,深化“弘毅德育”体系,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;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,依托省级课程基地,探索创新课堂模式;进一步打造卓越师资,推进“名师培育”与“梯队”建设,培养骨干与领军人才。同时,学校将创新培养体系,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选拔机制,推动“高中—高校”协同育人,拓展竞赛实践平台。作为淮安基础教育的“领头雁”,还将进一步发挥辐射效能,优化集团化办学,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,深化校际合作,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淮阴中学定会以昂扬姿态、创新精神、务实作风,落实大会精神,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,为淮安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淮中力量。
锚定县中振兴 三招提质育英才
江苏省盱眙中学党委书记、校长 赵素礼
作为盱眙中学校长,聆听全市教育大会后,我深感责任与使命。为落实县中振兴部署,将从三方面发力:一是强化教学质量,深研“三新”(新课程、新教材、新高考)改革,在“融学课堂”基础上打造盱中“凤凰课堂”,提升课堂效率,实现盱中学子“有学上、上好学”;二是建强师资队伍,借“名校优生”政策引211、985高校人才,同时加大现有教师培训,通过校内教研、外出学习等方式提升素养,打造一支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学生喜爱、家长放心、社会认可的教师队伍;三是深化教育改革,探索多元办学,加强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合作,推进教育信息化,丰富资源、创新手段,提升教育质量。
五维研训破题 助推盱眙教育提质
盱眙县教师发展中心研训部主任 宋建高
庆祝第41个教师节期间,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大会,作为县级教研机构负责人,我深感责任重大,明确了落实立德树人、助力教育强市的研训方向,盱眙研训工作将从五方面发力。一是深化五育融合。开展五育融合课程大赛,挖掘学科育人价值;整合县域红色文化与科普资源,构建“公益+深度+亲子+拓展”研学体系,举办研学与思政融合活动,推动思政课从“小课堂”走向“大社会”。二是建强教师队伍。开展县中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培训,并建立优质校交流机制,同步推进学前、义务教育教师专项培训,以老带新破解梯队断层;依托19个学科基地,提升教师教学水平。三是锚定课堂提质。抓牢课堂主阵地,聚焦“融学课堂”盱眙范式,推动课堂从“教为中心”转为“学为中心”;建立书记校长推门听课日报、研训员听课周报制度,教学视导精准聚焦课堂质效。四是聚焦教育均衡。通过“共案共享、学科共建、研训共促”帮扶薄弱校,创新“1+3+N”核心备课组模式,发挥骨干教师作用,开展“温暖乡村研训行”。五是强化科研赋能。配强专兼职研训员,建设高质量教研共同体;常态开展教育教学展示、联合教研等活动,扎实推进课题研究,打通“科研—教学—成长”通道,让科研成为教育质量提升引擎。
锚定目标 精准发力
推动金湖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
金湖县教体局基教科负责人 刘仁海
金湖县教育体育局基教科将深刻学习领会大会精神,特别是史书记、江厅长的讲话要求,紧密结合金湖实际,从以下三方面狠抓落实:一是强化价值引领,深化“五育融合”。开发“红色金湖”本土课程,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,将红色基因融入教学全过程。深化“五育融合”实践,把剪纸、金湖秧歌等特色项目嵌入劳动教育与美育课堂,构建全面培养体系,夯实“学在淮安”品牌根基。二是聚焦县中振兴,促进优质均衡。以省金湖中学为龙头成立金锋科学院,推行“0+6”小初高一体化和“2.5+3.5”初高贯通培养,留优拔尖。优化教育资源布局,推进集团化办学与城乡教育联盟,实施农村小规模学校集中办学,改进质量监测提升效能。深化“双减”工作,扩增普惠性学位,以县中振兴带动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整体提升,实现城乡教育协同发展。三是智慧校园赋能,强师工程筑基。推广智慧校园应用,探索“家校社”协同育人模式,吸纳企业资源共建产教融合基地。强化教师队伍建设,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本土培养“两条腿”走路,培育骨干教师团队。完善师德考核、轮训跟岗等机制,打造“四有”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,为教育强市建设贡献更多金湖力量。
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基
筑牢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石
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 张建
在全市教育大会上,市委史书记强调“必须把牢教师队伍这一核心力量,更加突出高素质专业化导向”,使我深受触动、倍感责任重大。作为学校党总支书记,我更加坚定了“强教必先强师”的信念。针对当前部分教师专业动力不足、现场学习与育人实践脱节等问题,我校持续探索教师现场学习与学科教学优化的深度融合,秉持“育师即育人”教师成长观,构建“三核四维四阶”分层培养体系,形成教师现场学习六种样态,有效拓宽教师专业成长新路径。下一步,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为契机,坚持以师德为魂,发挥省师德师风宣传基地校示范作用,引导教师践行“四有”好老师标准,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日常言行;通过名师示范课等六种样态,推动教师在现场学习中实现成长;以分层为翼,完善四阶培养机制,为不同发展阶段教师搭建台阶;强化激励机制,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,为“学在淮安”教育品牌增添亮色,为淮安教育现代化贡献基层力量。
守特教初心 办人民满意教育
淮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贾 俊
9月10日,我有幸参加了全市教育大会,认真聆听了史书记、江厅长等领导讲话,倍感振奋,深刻理解“抓教育就是抓发展、谋教育就是谋未来”的理念,对特殊教育发展方向更加明确,对办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更加有信心。一是坚决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,培养拥有“四个自信”的孩子。学校将加强思政教育,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礼四仪为抓手,打造红色德育课程和“无声的信仰·一起看党史”手语红音宣传示范品牌。坚持五育并举,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二是坚决强化教师队伍这一核心力量,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。学校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,加强特殊教育专业能力建设,努力打造一支德能双馨的特殊教育团队。三是坚决实施好发展提升行动计划,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。学校将进一步贯彻实施“十四五”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,围绕“六个中心”建设,推动学校转型升级,提升办学内涵,提高特殊教育办学质量。
强基赋能 适切发展
办好园区人民家门口的优质学校
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、校长 张勇
今年的全市教育大会,以前所未有的高规格召开,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,我们基层学校的广大党员干部深受鼓舞,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。厘清办学思路,彰显办学特征。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本次大会精神,立足学校办学实际,探索适切的办学之路,彰显鲜明的办学特质,既为县中振兴筑牢义务教育基础,更为每一位孩子提供个性化成长赛道。坚定质量意识,筑牢成长基石。以“质量提升”为核心,以全程德育为基础,狠抓课堂教学改革,积极探索校园足球、科学艺术和劳动教育建设之路,实现五育并举,培养“四个自信”的孩子。强化队伍建设,突出专业导向。以党建为抓手,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让更多的老师扎根园区,奉献教育;以教研为突破,凝聚集体智慧,发展个人专业;拓展人才选用培养路径,让更多敢担当善作为能成事的优秀教师,到更重要的岗位上锻炼发展,积淀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。